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法律分析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煤礦工傷的處理步驟如下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1、申請工傷認定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2、申請勞動能力鑒定;3、完成了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程序之后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確定具體的賠償標準。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工傷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工傷賠償事宜;如果協商不成,可申請勞動仲裁。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有關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煤礦十級工傷賠償標準法律分析:煤礦工傷十級賠償標準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七個月的本人工資。本人工資指的是受傷職工由于工作而遭受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了事故的傷害或者是患上了職業病前十二個月的平均月繳費的工資。本人的工資高于統籌地區的職工的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按照統籌地區的職工的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進行計算。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六十四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總額,是指用人單位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本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煤礦工傷事故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的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享受以下待遇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 (一)從 工傷保險基金 按傷殘等級支付 一次性傷殘 補助金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煤礦工傷賠償案件 ,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 就業補助金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十級工傷傷殘:19個月的本人工資 1、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7個月的本人工資; 2、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6個月的本人工資; 3、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6個月的本人工資。